行业动态
新修订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,都提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。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》提出要“充分挖掘学校、社区图书馆(室)、文化馆以及儿童家庭中的图书资源……”;《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》指出“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参考资料、其他各类图书、教学用具(包括地球仪、挂图等)、音像资料、教学软件、校内环境设施和校园网络、图书馆等是学校中基本的资源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并加以利用”。但这些仅提出了“图书资源”“其他各类图书”两个抽象概念,并没有深入于图书资源中,提供具体的指引。图画书作为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图书资源,给教材带来了新的突破,为学习内容带来了更为丰富、形象化、多元化的解读。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深受学生喜爱的图画书,教师却很少利用这种资源。台湾小学生活、社会教师用书以图画书作为教学资源,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引。下面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,说明图画书在品德教学中的价值。
一、作为教学资源的两种图画书
要把图画书作为品德课程的资源,教师需要找到与品德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契合点,要明确在品德课堂上运用图画书的实质是借由图画书阅读,开展品德课堂教学,不能把品德课上成语文的阅读课。因此,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与教学需要,选择适合的图画书,建立起教学与图画书之间的内在联系,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多元的教学活动。根据笔者所了解的品德课教师运用图画书的教学实践,以及台湾部分小学生活、社会教师用书引用图画书设计的教学活动,图画书从实践运用方式上可分为整合型和独立型两种基本形态。
整合型,即所采用的图画书和教材内容相结合,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构成部分,不单独设课。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:(1)图画书作为一个话题的引入,导入学习;(2)图画书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材料,而且被设计成一个教学环节,是一课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。一般来说,图画书的内容能构成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,并与教学目标有直接关系时,多采用整合型,以充分发挥图画书内容的教育价值。
独立型,即运用图画书,独立设计教学活动,基本上是在教材内容完成的基础上,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学习内容。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(1)图画书为教学内容后续的深化、拓展;(2)图画书从新的视角、新的层面,补充和丰富了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。图画书给教材带来了突破,是对教材内容更丰富、具体形象化的解读。虽说在形态上,笔者大致划分了这两种,但教师在具体运用时,采用哪种形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,还要取决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、教学内容的需要。也就是说,同样一本图画书,它可能会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需要,出现不同的教学运用形态。以下,笔者以台湾部分小学生活和社会的台湾教师用书为例,分别选整合型和独立型中的一种情况,示例说明图画书是如何被运用于品德教学中的。
二、整合型:图画书作为活动材料,是教学的一个核心
如前所述,所谓整合型,就是将图画书和教材内容、教学活动整体化考虑,将图画书的内容设计成整体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教学环节。图画书的内容不是辅助,而是作为活动材料,是教学的一个核心点。
在台湾《生活(二年级上学期第3册教师手册)》(南一书局,2003年)中有一课为“家人常做的事”。教师手册选用了与此课相关的图画书《朱家故事》。根据教学需要,这本图画书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材料,而且还构成了一个主要的教学活动环节,并与其他活动环节相互联系,层层递进。该课的教学设计共由六个教学活动构成,前四个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:1.准备活动,学生提前进行居家生活观察。2.学生阅读教材中家人常做的事,说出自己对家人的观察。3.借助“我的家人”的歌词,引发学生讨论家人常做的事。教师提供“家人常做的事”字卡,让学生抽签,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其内容。4.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居生活的观察,讨论印象最深刻的事。
但家事中的冲突问题及本质问题,则借助图画书《朱家故事》来展开。在活动五[2]中,基于学生对家人常做事的既有认识,教师借助图画书《朱家故事》,将学生感受不到或者漠不关心的事引出来,使其看到家庭生活中更深刻的东西。但教师不仅阅读《朱家故事》,还采用了分享、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几种活动形式展开教学。
- 上一条:
- 下一条:构建体现化学基本观念的教科书体系结构